中国民主同盟眉山市委员会 >> 思想建设 >> 统战知识


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介

  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(简称民革),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,于1948年1月1日在香港宣告成立,主要创始人为宋庆龄、何香凝、李济深。

 

    1927年,蒋介石、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,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。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陷入低潮。此时,以毛泽东、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;同时在国民党内部,以宋庆龄、何香凝、李济深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坚持孙中山的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,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。抗日战争期间,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,国民党内的爱国民主人士在开展抗日民主活动中酝酿成立进步组织。1945年秋和1946年春,以国民党民主派人士为基本骨干的"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"(简称民联)和"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"(简称民促)分别在重庆和广州召开全国代表大会,宣告成立并制定了政纲和章程,选出领导机构。上述两个组织成立后,积极参加了反内战反独裁的活动。1947年,民联、民促的领导人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先后抵达香港。同年11月,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会议在香港举行。1948年1月1日,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,推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、李济深为主席,何香凝、冯玉祥、谭平山、陈铭枢、柳亚子、蔡廷锴等被选入中央领导机构。

 

    民革成立后,积极参加了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的斗争。1948年5月,民革响应中共关于召开新的政协会议、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,积极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。民革、民联、民促派代表李济深、何香凝、柳亚子、李德全、谭平山、陈铭枢、蔡廷锴、蒋光鼐等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,参与了《共同纲领》的制定,它们的许多领导人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,其中,宋庆龄、李济深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,谭平山、朱学范、傅作义、李德全、何香凝分别担任政府部委的部长和主任。1949年11月,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在京举行,会议决定将民革、民联、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统一为一个组织--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(民联、民促同时宣告结束)。统一后的民革分别于1956年、1958年、1979年、1983年、1988年、1992年、1997年和2002年召开了第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次全国代表大会。

 

    民革成立之初即明确提出要"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,实现中国独立、民主与和平"。建国以后,民革宣布以《共同纲领》、政协会议章程的总纲为政治纲领。进入新时期以来,民革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。民革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,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,以促进祖国统一为重点,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,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特别是在加强同台湾、港澳和在国外有关人士的联系和团结,宣传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方面,民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。

 

    2002年12月,民革十大制定了现阶段的政治纲领: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,学习实践"三个代表"重要思想,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,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,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,发扬孙中山爱国、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,通过参加国家政权,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,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,参与国家方针、政策、法律、法规的制定执行,实行民主监督;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,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、完成祖国统一、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;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,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,健全社会主义法制,发展社会主义民主,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,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、民主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。

 

    民革发展成员,是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、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、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,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,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。

 

    民革历届主席为李济深、何香凝、朱蕴山、王昆仑、屈武、朱学范、李沛瑶;现任主席为何鲁丽。目前,除台湾、西藏外,民革在三十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建立了组织,现有党员六万六千多人。民革中央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是《团结报》,设有团结出版社、中国通和经济开发咨询服务中心。

 

    摘自2002年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 


地址:四川眉山    电话:028-38195572   传真:028-38195572
Copyright © 2014 中国民主同盟眉山市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.